新闻资讯

江苏仪征公安:“数智反诈”新模式让守护跑在风险前

2025-07-03 09:43:52 [返回列表]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许瑶蕾

预警潜在受害人1500余次、挽回群众损失300余万元、精准推送定制化反诈信息10万余条、全市诈骗发案数和案损额同比“双下降”……今年以来,江苏省仪征市公安局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全方位构建数智化反诈新模式,多维度筑牢反诈立体防护体系,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数智建模 织就反诈天网

2025年3月,仪征某公司财务人员陈某遭遇“冒充老板”诈骗,正当其准备按照“老板”要求转账时,十二圩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及时阻止操作,避免了42万元损失。

如此迅速响应、精准止付,源于仪征公安打造的反诈“最强大脑”——整合通信、金融、互联网等多维度数据,构建起动态更新的大数据分析预警模型。这套“数字天眼”如同24小时运转的“反诈哨兵”,能精准识别异常资金流向、涉诈网站轨迹及高风险受骗人群。发现异常情况后,系统会第一时间自动推送预警,形成“风险未动,预警先行”的主动防御态势。

依托“省反诈系统”,仪征市公安局创新构建“接警即处置、分级全劝阻”立体化响应体系,接到预警后迅速启动“电话+短信+上门”三重干预机制,有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科技赋能下,仪征反诈工作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出击”的质变。2025年至今,大数据模型累计预警潜在受害人千余次,成功劝阻率达98.7%;依托智能监测系统,精准识别并封停涉诈网站、APP共计327个,斩断诈骗引流链路56条。

智慧共享 筑牢资金屏障

今年5月,市民张女士在银行多次大额取现,神情紧张的异常举动很快引起银行安保人员的警觉。获悉线索后,反诈预警民警、社区民警争分夺秒赶往现场,成功拦截27万元“杀猪盘”诈骗资金。

打击治理电诈犯罪需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形成合力。今年以来,仪征市公安局坚持智慧共享,聚合多元力量,多维度、立体化构筑反诈“防火墙”。

仪征公安与辖区银行打造“智慧防诈共同体”,通过建立快速止付通道,实现涉案账户“一键冻结”,平均止付时间压缩至8分钟以内。创新“ATM机智能巡查系统”,通过AI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操作异常人员,联动银行安保人员实时介入。系统运行以来,银行网点成功劝阻“向陌生账户转账”类诈骗43起,拦截资金超90万元。

针对企业财务人员等高风险群体,仪征市公安局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出“反诈数字盾牌”,为企业定制专属资金核验二维码,财务人员可通过扫码实时核验收款方是否为涉诈账户,从源头阻断“冒充老板”等新型诈骗路径。此外,与周边城市警方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接收行业部门移交线索76条,形成跨区域反诈合力。

科技赋能 实现精准宣防

仪征市公安局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汇聚数据资源,研判警情态势,通过刻画诈骗高发类型及易受骗人群画像,搭建企业财务人员、在校学生、大龄单身青年等易受骗重点群体库,量身打造反诈短信。截至目前,已累计发送70.2万条定制化反诈短信。

“滴灌式”精准预警反诈的同时,该局整合资源力量,搭建反诈宣传“中央厨房”,通过“线上+线下”双发力的模式,让反诈宣防实现“大水漫灌”的效果。

线上创造一批“有声、有色、有用、有趣”的反诈宣防产品,持续通过多个社交平台推送“反诈小剧场”短视频,其中“当‘馕言文’遇上演唱会门票诈骗”“非遗遇见藏蓝”等创意内容互动率超95%;线下组织反诈宣传“七进”活动,累计开展专题宣讲20余场,发放资料近7万余份,覆盖群众15万余人次。

针对十二圩派出所辖区的长江岸线船舶制造集聚区流动人口多、发案集中的特点,仪征公安成立反诈专业打击队,创新“数据导侦+合成作战”模式,在“以打促防”的同时深入厂区、宿舍错峰开展反诈宣讲活动。目前,该辖区已实现连续123天未发生预后转账,挽回群众损失超35万元。

随着“数智化反诈”体系的持续升级,这套反诈新体系还将不断迭代进化,在科技与诈骗的“算力博弈”中,始终让守护跑在风险前面,让平安可见、可触、可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