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王波
“这个取消读秒的路口能否增加绿闪次数?”“大庆北路中兴大桥西侧上桥路口信号灯配时建议调整”……这些曾经给浙江省宁波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的“小问题”,如今正借助一场全民参与的“金点子”征集活动,化作城市交通治理的强劲“大动能”。随着宁波交警第一期“金点子”评选活动圆满落幕,从征集到的379条意见建议中,67条市民建议被采纳,40条入围优秀方案,10个“优秀金点子”脱颖而出,生动诠释了“民之所呼,警有所应”这一饱含温度的治理理念。
全民献策:从出行观察到智慧建言
为进一步优化宁波市交通出行环境,提升市域交通管理水平,宁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精心策划并开展首届宁波交通管理“金点子”征集活动,向全体市民有奖征集涵盖信号灯优化、车道标线调整、安全设施增设等四类交通管理意见建议,旨在汇聚全民智慧,齐心协力打造安全、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自3月1日活动正式启动以来,这场面向全体市民的交通治理“头脑风暴”迅速引发热烈响应,379条建议如潮水般接连不断地提交上来,内容覆盖多个维度。不少市民积极投身其中,化身“城市交通规划师”,凭借交通参与者的亲历视角与长期观察,为城市交通治理难题出谋划策。
镇海区市民徐叶丹提交的“上学周边路段改善建议”堪称典型案例。他不仅深入分析了兴海南路与芳辰路交叉口早晚高峰的拥堵成因,还提出了一整套包含“红绿灯分向控制”“可变车道改造”“绿波带设置”等举措的解决方案。徐叶丹表示:“送孩子上学时我发现,雨天早高峰对向直行车辆常堵住左转车流,拥堵能延伸到下一个路口。”他的建议直击问题要害,最终成功入选“优秀金点子”,并被交警部门采纳实施,切实改善了该路段的交通状况。江北区市民朱军义则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大庆北路中兴大桥西侧上桥路口,他指出:“早晚高峰左转掉头绿灯时间太短,要等好几个灯次才能上桥。”于是,他建议将红绿灯规则改为直行左转同时放行,并将第二车道改为直行兼左转。这一建议经实地调研后迅速落地,通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为市民出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民呼警应:从集采众智到闭环落实
“每条建议都是优化交通的风向标。”宁波交警相关负责人如是说。为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活动建立了“征集-筛选-评估-落实-反馈”的闭环机制。专业团队对征集到的建议进行严谨的可行性论证,对采纳的方案明确责任部门与整改时限,全力保障“民声”不被辜负。从数据来看,67条采纳建议中,既包含信号灯配时优化、车道功能调整等“立竿见影”的举措,也有绿波带设置、交通标识整改等系统性方案。例如,市民徐晓韬提出的“这个取消读秒的路口增加绿闪次数”建议,借鉴了杭州的先进经验,为江北货车集中路段信号灯配时提供了极具可行性的参考。在鄞城大道横东线三岔路口,市民李宇峰敏锐地观察到“右转车道闲置而直行车流拥堵”的矛盾,于是建议将右转车道改为直行右转共用。这一建议被采纳后,道路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尤其在周边学校上下学时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
共治长效:从试点探索到常态推进
“金点子活动绝非‘一次性’工程,而是警民共治的新起点。”宁波交警相关负责人坚定地表示。首期活动的成功试点充分印证了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热情与智慧。一条条针对性强的意见建议,均源自市民日常通行中的细心观察和深入思考,涉及道路交通等各个方面,都是优化交通管理、提升城市出行环境的重要依据。宁波交警始终高度重视从各种渠道反馈过来的意见建议,积极扮演好“收音机”的角色,将大家的建议及时踏勘研究,优化交通调整。今年以来,除了“金点子”专场征集活动,宁波交警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428件,已采纳整改300件。展望未来,宁波交警将继续把“金点子”征集机制常态化,持续畅通民意渠道,以广大市民日常通行中的感受与建议为出发点,业务部门在论证可行性后对相关道路环境同步优化调整,并对可行性强、成效明显的“金点子”进行评选,让“民生”紧密跟随“民声”,将道路交通管理共建共治落到实处。
“让每条建议都有回音,让每个‘金点子’都可能成为改善出行的钥匙。”随着下一期“金点子”征集活动同步启动,宁波交警满怀期待,希望以“金点子”活动为契机,继续探索群策群力群治新模式,根据群众意见和建议不断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精心打造安全、畅通、高效的出行环境,全力提升群众出行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从路口信号灯的读秒优化,到车道功能的精准调整,这场由民声驱动的治理创新,正在宁波这座城市大地上,书写着城市交通“共建共治共享”的崭新篇章,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让广大市民在交通出行中切实感受到更多的便利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