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 近日,贵州省沿河县的花椒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当地创新引入山地单轨运输系统,通过无人驾驶“小火车”实现花椒高效转运,破解了山区农业运输难题,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在沿河县板场镇的花椒基地,村民们正忙着采收青花椒。与传统方式不同,打包好的花椒不再依赖人力搬运,而是通过架设在坡地间的单轨运输车自动运往加工车间。基地负责人徐飞介绍,由于花椒多种植在陡峭的石旮旯地带,以往采收全靠肩挑背扛,效率低且成本高。自去年投入使用“小火车”后,运输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该山地轨道运输系统由单轨道、动力机头和货运箱组成,可适应最大45度的坡度,单次载重达200公斤。操作人员只需设定方向,运输车便能自动完成上下坡运输。目前,该基地已建成7条总长2.8公里的轨道,配备3台运输车,日均采收鲜花椒超3500公斤。
满载花椒的“小火车”可根据距离远近,在5-30分钟内将花椒直接送入烘干车间,确保采收后1小时内进入加工程序,最大限度保持产品新鲜度和品质。今年,沿河县鲜花椒年产量预计达3550吨,年产值约1200万元。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采收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为山地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总台记者 史超杰 王皓宇 央视网编辑 汪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