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以情为桥 以法为盾 !雁峰区法院力解继承纠纷,守护“家的温度”

2025-10-15 17:12:41 [返回列表]

一起涉案金额达数千万元、还裹挟着几百万债务的继承纠纷摆在面前,面对同父异母、平日里交集甚少甚至不乏隔阂的多位当事人(其中最小的孩子年仅 2 岁),谁都明白,这不仅是财产分割案,更是考验亲情的 “硬仗”。本以为会剑拔弩张,却在衡阳市雁峰区人民法院文名远法官近 5 个月的耐心调解下,褪去争执戾气,让 “血浓于水” 的亲情重新相连。

案件起点是老父亲突然离世留下千万遗产。继承人因成长背景、情感联结不同,对遗产分配各执一词,几百万债务更让局面雪上加霜:有人坚持 “先分遗产再谈债务”,有人担忧 “得遗产反负债” 而抵触继承,有人牵挂幼童怕其背负债务,戒备与对立弥漫。第一次开庭时,审判庭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遗产该归我”“债务我不认” 的争执声此起彼伏,调解刚一开始便陷入僵局。

以情为桥 以法为盾 !雁峰区法院力解继承纠纷,守护“家的温度”(图1)

 

但文名远法官没有放弃。他深知判决虽能了断纠纷,却会断了亲情纽带,还可能引发后续债务诉讼。唯有理清法律关系、唤醒亲情,才能让温暖流动。从第一次调解起,他便以 “调解优先、情理兼顾” 为核心推进。

第二次调解文名远法官分三步破局:先避开利益争论,引导众人回忆与逝者共同生活的片段,用亲情消解紧绷氛围;再拿出梳理好的遗产清单让大家逐笔核实确认,再将债务成立始末及证据一一呈现出来,用通俗的语言解读法律规定说:“继承人继承遗产的同时,也要在继承份额内承担债务,这不是‘额外负担’,而是对逝者责任的延续,也是对各位权利的保障”;他指着清单上几百万的债务,“这是你们父亲为置换现有遗产价值最大的土地而让继承人老大名义所借的,证据对款项的去向已经非常清晰,属于被继承人个人债务;如果大家都不认,将来你们还会有更多的诉累,导致你们更多的损失。建议你们先算清‘账’,再能谈‘利’。

最后他针对不同顾虑 “对症下药”: 对想“多分少担” 的,用“权利义务对等”法理点醒;对怕债务拖累的,提出“遗产优先清偿债务、剩余部分按比例分配”;对牵挂幼童的,明确“从遗产中列支费用保障孩子生活,由监护人预留份额抵扣”。调解中,有当事人因不愿担债务情绪激动,也有家属强硬表示“只认遗产不认债”,文名远法官便在下班后打电话,从“家长里短”聊到逝者生前担当,劝诫“父亲在天之灵不会愿见兄妹为家产吵闹”;还安排单独谈话,让当事人放下对立说出顾虑,当场承诺在方案中兼顾公平。

第三次调解迎来转机。文名远法官看到当事人并非于理不顾,于法不清的人,便鼓励大家畅谈自己对案件的看法与调解思路。长子率先表态:“作为兄长,我愿意多担债务,主动放弃门面租金抵扣还款,还承诺债务在 60 万以内由我兜底,让大家早日拿到遗产分配款”;妹妹也随即表示,同意卖掉长沙的现居住的房产先行还债。此一刻,文名远法官知道,“利”与“责”的双重坚冰,正在慢慢融化。众人不再只谈“得多少、担多少”,转而考虑“债务清了,家人还能常来往”。最终方案确定:从千万遗产中先行清偿几百万债务,剩余部分按法定比例分配,共同推选长子为遗产管理人。当所有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时,调解室里没有了争执,只剩释然的笑容与轻声交谈。一场交织着千万遗产与百万债务、牵动多人的继承纠纷,终于在文名远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化干戈为玉帛。

调解成功第五天,当事人及几位代理律师捧着一面鲜红锦旗来到雁峰区人民法院,“高效办案解民困,廉洁奉公树标杆” 十二个金黄大字格外醒目。年长的继承人双手递锦旗时感激道:“文法官,案子这么复杂,您三次调解没嫌麻烦,既把钱和债算得明明白白,又没让我们家散,您是真为老百姓办事!”一边的律师也补充:“少见您这样既讲法理又重人情的法官,每次都把当事人难处放在心上,不摆架子不谋私利,‘廉洁奉公’您受之无愧!” 文名远法官笑着回应:“这是我该做的,你们一家人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这起案件的化解,不仅是法律公正的体现,更是司法智慧与人文关怀的双重胜利。文名远法官用 三次调解的坚守,以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的耐心,厘清了遗产与债务的法律边界,化解了 “利” 与 “责” 的矛盾,挽救了险些断裂的亲情。那面锦旗,既是当事人的认可,更是他践行司法为民初心的写照 。他让大家懂得,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平衡利益、化解矛盾的武器;而 “血浓于水” 的亲情,永远是跨越分歧的最坚实底色。这样的法官,值得我们由衷赞扬;这样的司法温度,更让我们感受到法治社会的温暖与力量。

 

来源:《说法面对面》公众号

作者:许小军


本文作者:许小军

责编:金柯

复核:xuxiaojun

监审:恒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