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 通讯员 徐卉婷 张萍
近日,浙江省海宁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综合指挥室的短信平台上收到一条群众来信:“谢谢谢谢。”群众为什么要对着一个平台号码发来感谢?这源于海宁公安近期推出的一项暖心服务。
“智慧提醒”锁住“忘关车门”的隐患
入夏以来,海宁城区夜间“拉车门”盗窃案多发,为了提醒这些粗心的车主及时关锁车门窗,海宁公安潮城巡警依托“无人机+AI自动预警”模型,结合视频巡查和路面巡逻力量,在夜间重点时段对小区周边及路边停放车辆逐一检查,发现未锁车门、未关车窗的,通过打电话或者推送短信的方式,提醒车主及时过来关锁车门窗。
“分情况,晚上9点以前,我们一般打电话提醒,9点以后就发送短信,车主如果说马上过来,那我们的巡逻警员就会等他一下,如果车主未及时回复,我们也会加强监控巡视和周边的巡逻。”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祁明伟介绍。
6月份以来,已累计检查汽车23000余辆,电话联系车主16000余名,发送提醒短信7000余条,“拉车门”盗窃警情同比下降41.1%,群众纷纷点赞这一“暖心服务”。“AI预警模型有效识别出在停车场等区域异常走动的可疑人员,再指令路面警力加强巡逻,也会提醒停车场管理员加强看护。”祁明伟说。
“招手即应”提供“立体环绕”的安全感
“看见警灯就安心!自从移动警务车24小时驻扎在工人路上之后,我们就好像多了一个安全堡垒。”在工人路上摆夜宵摊的王大姐发出这样的感慨。
结合入夏之后的警情特点,海宁公安在“夜经济”核心区片停放移动警务车,配齐、配足警力、装备,一车集成警情接报、重点巡防、应急处突等功能,将警务关口移至治安形势最为复杂的地方。
同时,针对夜宵、夜市、夜场“三夜”区域,动态梳理研判警情案情规律特点,在“步巡、摩巡、车巡、无人机巡”的基础上,叠加警犬巡逻,全模式覆盖重点巡区,还在所有巡逻警车上张贴醒目标识,确保群众遇急难险情“一眼识别、招手即停”,给足群众安全感。
6月19日早高峰,一名女子求助,车上有一突发腹痛的男子需立即就医,潮城巡警裘沈龑和王杰在确保安全情况下立即拉响警报、优化路线,仅用时5分钟便将患者送达医院。
今年以来,潮城巡警已高效处置紧急救助26起,群众自发赠送锦旗7面,收到感谢信2封,真正实现“巡防车变服务站,警察成贴心人”。
“数字围剿”消除“涉黄小卡片”的烦恼
6月13日,巡特警大队综合指挥室通过视频研判和无人机空中巡查发现,海隆百汇广场有两名女性在车辆附近徘徊,潮城巡警立即前往现场发现两名女子正在往车缝里塞“涉黄”小卡片,当即将两人控制,并在两人随身携带的袋子里搜出“涉黄”小卡片500余张。
“表面是涉黄小卡片,其实还是诈骗信息,撕掉后车上还留着胶水痕迹,真的要好好打击。”市民沈先生气愤地说。
针对散播“涉黄”小卡片这一违法行为,巡特警大队采取“定点值守+视频研判+无人机追踪”的模式,对辖区重点路段、商圈、旅店业及周边、背街小巷、夜间餐饮聚集区等部位进行高密度巡查。
今年以来,海宁公安成功查处沿街、停车场车辆上粘贴涉黄引流“小卡片”9起,12名违法人员被行政处罚,查获涉黄小卡片20000余张,成功铲除了一批群众反响热烈的“色情陷阱”,辖区治安环境得到有效净化。
“智慧巡防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有温度的服务。”祁明伟说。下一步,海宁公安将通过智慧巡防体系的深度应用,实现“巡逻防控更智能、服务群众更贴心、打击犯罪更精准”,为夏季治安防控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